

您現在所在的位置:首頁 >> 技術文章
- 色譜樣品瓶常見問題的快速診斷與精準解決方法分享
- 點擊次數:39 發布時間:【2025-09-22】
- 色譜樣品瓶的狀態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儀器穩定性,微小的污染、密封不良或物理損傷都可能引發鬼峰、進樣失敗、基線漂移甚至色譜柱堵塞。掌握色譜樣品瓶常見問題的快速診斷與精準解決方法,是確保分析過程零干擾的關鍵。1、出現鬼峰或背景干擾要懷疑樣品瓶污染。立即更換為新瓶或清洗的備用瓶,重新進樣。若問題消失,說明原瓶未洗凈。特別注意曾盛放高濃度有機物、添加劑或生物樣品的瓶子,需用強溶劑(如丙酮、甲醇)超聲清洗。對于痕量分析,建議使用一次性或專用瓶,避免交叉污染。2、瓶蓋密封不嚴,導致溶劑揮發或漏液檢查瓶蓋與隔墊是否匹配。隔墊老化、開裂或安裝過緊/過松均會導致密封失效。更換為新隔墊,確保鋁蓋壓緊到位(使用專用壓蓋器)。避免重復使用隔墊,防止穿刺孔擴大。對于長期儲存樣品,建議使用螺旋蓋加中心墊片,密封性更佳。3、進樣針無法刺穿隔墊多因隔墊過硬或針頭鈍化所致。確認隔墊材質是否適用于當前針頭(如PTFE/硅膠復合墊)。檢查進樣針尖是否彎曲或磨損,及時更換。若隔墊過厚,可改用薄型隔墊。避免使用生銹或劣質針頭強行穿刺,防止針頭斷裂或隔墊碎屑落入樣品。4、瓶體破裂或底部裂紋檢查是否因溫度驟變(如從冷藏柜直接進樣至高溫自動進樣器)導致熱應力破裂。避免將玻璃瓶置于溫差環境。確認瓶體是否曾受機械撞擊或壓蓋過緊。使用前目視檢查,發現微裂紋立即棄用,防止進樣時爆裂污染系統。5、樣品吸附或殘留嚴重某些極性化合物易吸附在玻璃表面。改用低吸附型樣品瓶(如硅烷化處理或聚丙烯材質)。對于堿性化合物,可使用內表面去活化(deactivated)瓶。必要時加入少量有機改性劑(如0.1%甲酸)減少吸附。分析前后進行空白運行,驗證殘留情況。6、自動進樣器卡瓶或抓取失敗檢查瓶體外徑與高度是否符合標準(如12×32mm)。變形、標簽過厚或瓶身油污會影響機械臂抓取。保持瓶身清潔干燥,去除多余標簽。確認樣品架位置正確,避免瓶體傾斜。
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電熱板的科學定期維護保養計劃分享